(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有网友称昆明数家餐饮店内出售的田螺疑似为福寿螺。记者致电该餐饮店,商家表示不是福寿螺,是田螺,“有许可检验证明”。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常关注此事,下午会安排有关部门检查。
可见说起福寿螺,不少人都闻风色变。近年来,因误食造成感染的福寿螺事件不时冲上热搜,在餐馆出现福寿螺新闻报道屡见不鲜,福寿螺到底能不能端上餐桌一直饱受争议。有网友称该物种起初是为了食用才引进,此外,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食品流通领域和餐饮业销售福寿螺行为,但食用未煮熟煮透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所以在餐饮加工过程中必须煮熟煮透。
实际上,除了杀伤力过强的化学防控手段和大范围清剿活动,我们更应探索更加有效的福寿螺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的科学手段。据悉,湖南省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展了福寿螺等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区的结果显示,通过稻鸭共生、养殖青鱼等生态技术控制福寿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的一种好方法已得到证实,昆明应鼓励科学机构和私营部门投入到研发行列中来,探索对于该外来入侵物种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在福寿螺发生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农户饲养鸭群,在螺卵盛孵期放到农田、沟渠中啄食幼螺,既灭螺,又喂鸭,一举两得。
从2009年开始,昆明市就开始对螺类进行监测,一年要抽样检测3000个螺类,仅有一次检测到寄生虫。所有的螺类以及小龙虾、黄鳝、田螺、海鲜等各种水产品,都或多或少携带寄生虫,都不宜生吃,都需要充分加热煮透煮熟了吃才安全的,福寿螺的问题不在于有“毒”,而是在于不能未经充分煮熟可能带来疾病。
所以,媒体更应力求科学严谨的传播。在宣传倡导上,建议发布“安全食用注意事项”的指南,建议相关标准制定部门推出《福寿螺安全食用标准》;在防治上,昆明应积极学习效仿湖南等地开展福寿螺等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福寿螺对农业影响的同时,让当地的养殖业能正常发展。(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陈颖)
标签:
【昆港时评】做好福寿螺的防治和宣传 让人们不必“望螺变色” 全球实时
今日热闻!【崩坏三/梅比乌斯/傲娇吃瘪】好的......我明白了......对不起......
托管机构老师抽打脚踹学生近五分钟,警方介入,涉事机构:老师已开除 微资讯
环球今热点:A 股低开 游戏、贵金属板块领跌
致欧科技上市:构筑全链条整合能力优势 全球互联网家居领导品牌初露峥嵘
【全球新视野】中成药集采今日开标 涉及96个企业296个产品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是核心期刊吗_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世界滚动
更改qq号码-更改qq皮肤
外方船只在我海域非法行动,轰-6K飞行员下降高度……|环球观点
天天快消息!“粽”享欢乐!海口美兰区推出端午假期5条旅游精品线路[图]X 关闭
X 关闭